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读城|建筑何以让城市文脉从容流淌?

来源:城市建筑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7-04 10:1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钱方: 不会。城市和建筑作为人文空间符号的表意系统,每一个建筑在城市环境中都有其特定指代身份,建筑作为系统中的部分是要分清楚“主角”和“配角”的,并不是每个建筑都适

钱方:不会。城市和建筑作为人文空间符号的表意系统,每一个建筑在城市环境中都有其特定指代身份,建筑作为系统中的部分是要分清楚“主角”和“配角”的,并不是每个建筑都适合当主角。

红星新闻那么对于老城区的建筑而言,是新建的难度更大,还是改建的难度更大?

所有建筑都是多元约束条件下的产物,只是改建的限制远大于新建,不是说想改成什么就能改成什么样。从经济成本上来说,改造的成本也比新建更高,但即便如此,依然要坚持既存建筑的留和改,因城市建筑文脉的传承和延续是无价的。

天府国际金融中心双子塔

红星新闻首席记者 王垚 图片由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提供

城市更新中,对既存建筑考证式的保留和审慎的拆除是必要的,它是文化价值的体现。

近日,红星新闻记者就此专访了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建筑学会理事,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钱方。

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

新建建筑的设计一般不需要用到实体,只需要在电脑模型和图纸上开展工作,设计图纸或模型修改起来相对容易,且代价低。但改造老建筑,就要受到既存建筑实体空间、实体结构、人们新的生活方式及其需求、经济性、相关安全规范等多方面条件的制约。

像山像云,建筑恰似在表达城市的浪漫与从容。而形形色色、不同年岁的建筑生长于城市里,就构成了余味无穷的城市“巨著”,它承载了城市的记忆,字里行间透着城市的深度与温度。

对于钱方的“代表作”,成都人不会陌生。大到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天府软件园F区、天府国际金融城+双子塔、四川省图书馆等等,小到神仙树社区服务中心,都是钱方的作品。

无论什么样的建筑,都可以成为城市发展过程的历史线索。一座城市有没有文化底蕴,人们能够直观地通过城市中不同时期的建筑来领略。有历史的城市本身也是博物馆,人们可以通过体验感受了解城市历史,那么既存建筑中所包含的诸多信息,便是人们感知的路径。如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干打垒”建筑,经济、便宜、条件差,是极低造价建筑的产物,现在几乎没有年轻人知道这样的建筑了。如果留下一些这样的建筑,哪怕是不同年代的老厂房、老民居及历史街区肌理等,给后人聆听历时性建筑语言和历史信息的机会,对城市文脉延续的意义重大。

编辑 柴畅

一个好的建筑作品应该与周围环境(建筑)进行对话,这是一种积极的态度,也是一种必要的和谐共生关系需求。有很多人提出做五十年不落后的建筑,要求无条件的标志性,这种认知是有问题的。我们生活的城市,并不需要过多所谓标志性、标新立异的建筑,城市环境更需要一种“和谐的关系”,整体上就像是一个多声部合作的合唱团。如把合唱团里的领(独)唱演员比作标志性建筑,那么都是领唱演员的组合还叫合唱团吗?设想一下城市中每栋建筑物都标新立异,哪有合唱团般的和谐声音?

城市是一个不断生长的文化有机体。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建筑是见证者,也是推动者。而建筑就像一本打开的书,从中你能看到一座城市的抱负。

钱方:其实建筑成为地标的相关要素有很多,它可以是视觉层面的,也可以是精神层面的;它与建造时代和设计者相关,与建筑所处的城市空间维度有关,如建筑处于城市中的某一个空间节点上。

所谓城市地标,即是突出城市背景的一种显性或隐性存在,它是可供审美的视觉形象表达(显性),是有精神内涵的向往之地(隐性),如历史传统街区、某个纪念场所等。地标建筑具备此时、此地、此事文化活动积淀的属性,能够体现或传承城市文脉,能够有态度地反映地域人文特色。

钱方

当一个城市节点上规划需要出现标志物时,那么就应该有符合城市自然环境和文化基调的表达。比如位于天府大道旁的成都金融城“双子塔”,它处于垂直于天府大道的东西轴节点上,其标志性特征的出现,拓展了人们对该区域的视觉感知维度,即是这个道理。

四川省图书馆

文章来源:《城市建筑》 网址: http://www.csjzqk.cn/zonghexinwen/2022/0704/1214.html



上一篇:“构建智慧城市新生态,开启城市美好未来”—
下一篇:欢迎报考北京唯一建筑类高校北京建筑大学,共

城市建筑投稿 | 城市建筑编辑部| 城市建筑版面费 | 城市建筑论文发表 | 城市建筑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城市建筑》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