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城市魅力,光影作画,他专注城市建筑摄影,展

来源:城市建筑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7-11 08:5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用创意摄影的手法, 城市建筑摄影大概是最能触手可及的。 在拿起相机之前, 合理地运用各种对比元素, 本文文字由人民日报文创原创, 对城市建筑摄影, “有的建筑虽然本身构造

用创意摄影的手法,

城市建筑摄影大概是最能触手可及的。

在拿起相机之前,

合理地运用各种对比元素,

本文文字由人民日报文创原创,

对城市建筑摄影,

“有的建筑虽然本身构造有独到之处,

并把它们捕捉与呈现,

这三者缺一不可。

系统性的城市建筑拍摄

“它也激励着我的创作之路。”

进行适当的‘加工',

“摄影是我最大的爱好,

袁雅琨会先做一番了解和探索。

先利用手头现有的相机或手机拍摄,

但他创作的建筑摄影作品,

随后专门规划合适的时间段进行创作。”

是偶然路过时发现的,

现在生活在成都的袁雅琨,

做好规划。

或在地图上做好标注,

“建筑是有生命的,

甚至不需要文字修饰。

将空间之美呈现得淋漓尽致,

“很多时候我会先利用街景地图观察,

而通过变换镜头与焦距,

而是人类感情的载体。

不是一栋栋钢筋混凝土的产物,

但日常生活中往往不易被察觉,

则能够突出那些独特的线条。

袁雅琨的摄影作品,

在袁雅琨看来,

今年37岁的袁雅琨,

去野外拍摄自然风光的机会不多,

而建筑不同,它近在咫尺。

伴随着人类的发展,

光影、构图、后期都是不可或缺的。”

能够让画面更加具有吸引力。”

未来的日子,

袁雅琨有自己的心得。

摄影生涯已有10多年,

也达5年之久。

长焦能够化繁为简,

是对摄影师的考量,

更多的建筑空间之美。”

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

每一个焦段下的建筑物都有它迷人的魅力。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希望未来能带给大家

都是城市里人们常常路过的建筑,

“对于生活在城市里的人说,

构图简洁,色彩明快而大胆,

我希望我镜头中的城市与建筑,

‘创造'一种虚幻而有趣的景象。”

对于建筑结构,

“在我眼里,建筑就像是哲理诗一样,

我喜欢将建筑里的空间与人结合起来,

好的摄影作品是能够引起观者共鸣的,

并且多次获得摄影比赛奖项。

袁雅琨很喜欢贝聿铭的这句话,

可在它上面蕴含着人文思想。”

“在拍摄各地建筑的过程中,

但拍摄的过程却不简单。

在某些角度也可能给你惊喜。

我很多时候会进行创意摄影,

也是建筑摄影的迷人之处。

就是一个痴迷拍摄城市建筑的人。

虽然拍摄的对象

而不仅仅停留在按下快门成像的那一瞬间。”

需要多角度、不同距离地观察。

在选取合适的焦段前提下,

也许天天经过的商场大楼,

中焦使得层次丰富,

简洁明快,富有创意,

同时还有长期的审美沉淀,

也见证着人类的文明进程。

最重要的还是观察力。

而一张好的作品,

是城市魅力的载体之一,

找到建筑的韵律感和线条美,

比如广角适用于凸显建筑的宏伟壮阔,

由于我平时工作忙碌,

有着鲜明的特点,

有着自己独特的视角,

虽然并非职业摄影师,

有的甚至带有超现实主义的色彩。

在他的城市建筑摄影拍摄之旅中,

它虽然是凝固的,

另外还有一些引人入胜的建筑结构

袁雅琨还将继续他的城市建筑摄影之旅,

所以很多时候,

城市里的建筑,

让它们能够无限接近我的理念和构思。

它决定了作品的诞生和效果,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文创

会将照片结合构思,

文章来源:《城市建筑》 网址: http://www.csjzqk.cn/zonghexinwen/2022/0711/1220.html



上一篇:欢迎报考北京唯一建筑类高校北京建筑大学,共
下一篇:住建部、发改委推进BIPV建设 建筑企业订单或快速

城市建筑投稿 | 城市建筑编辑部| 城市建筑版面费 | 城市建筑论文发表 | 城市建筑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城市建筑》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