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三大建筑明年底前具备开放条件,副中心速度和

来源:城市建筑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9-05 18:1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解决了技术难题,新的困难又接踵而至。“2021年底实现外立面亮相”是图书馆建设的目标之一。2021年10月下旬,超大玻璃安装开始提速,从一天装四五块,到一天七八块,玻璃供给一下

解决了技术难题,新的困难又接踵而至。“2021年底实现外立面亮相”是图书馆建设的目标之一。2021年10月下旬,超大玻璃安装开始提速,从一天装四五块,到一天七八块,玻璃供给一下子变得捉襟见肘。

“试验成功了,我们都松了口气,一块块超大玻璃凝结了大家的心血。‘副中心质量'不是吹出来的,是一个个试验、一砖一瓦做出来的。”田丁说。

剧院南侧的博物馆紧临地铁,为了保证馆藏文物安全,该项目采取了先进的减隔震技术,可有效减小地震作用对上部结构的影响,从而更好保护文物安全。

“建设工期紧、设计要求高、施工难度大、统筹协调困难等种种挑战考验着每一名工作人员。我们要做的就是保证‘副中心速度'、‘副中心质量',为副中心建设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让这座文化新地标早日和市民见面。”田丁说。

来源:北京日报 实习记者 张佳琪 记者 孙云柯

“我们对玻璃质量的要求特别高,决不能打折扣,工期紧、任务重,每个人都很着急。”田丁介绍,“那时候我们经常去工厂,找生产方了解问题,催进度,一起想解决办法。”可偏偏这时,生产方还遇到了产能不足的困境。田丁就带着团队深入生产一线帮着找问题,给生产方出主意。比如机器可以交叉使用、缩减步骤提高加工效率,合理统筹,分解、合并工序等等。一套组合拳下来,生产供应逐渐恢复,“危机”成功化解。超大玻璃这才顺利吊装,实现了图书馆外立面如期亮相。

速度自不必说:2019年10月28日正式动工,2021年底三大建筑外立面实现亮相,2023年底前具备开放条件,——这节奏可谓“分秒必争”!

图书馆北侧,城市副中心剧院也已实现外立面亮相,目前正在进行室内装修。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借助BIM平台,实现了场地布置方案优化、进度模拟、现场综合管理和疫情管理等多重功能。

起初,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实验室以及建设单位多方意见不一:实验室测试方案成熟,但与实际应用存在偏差;现场测试效果最佳,但缺乏经验,仍需探索。

作为城市副中心重大工程的典型代表,剧院、图书馆、博物馆三大建筑可谓完美诠释了“副中心速度”和“副中心质量”。

经过多次开会讨论、分析利弊,组织编制专项方案及专家论证,最终各方达成一致。项目创新性地采用了现场试验,试验周期持续了15天,结果符合规范和设计的要求。

“当时我们团队每个人都很紧张,一旦试验不成功,后续建设将无从谈起。”2021年7月,作为北投集团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筑项目部工程管理部副部长的田丁,面对首批吊装完成的4块超大玻璃,心中犯了难。

(原标题:副中心速度和质量是如何“炼”成的

副中心质量背后更是凝聚了无数人的心血。“瞧见图书馆外立面的超大玻璃了吗?整整276块,从设计到加工到安装,背后太多故事了!”田丁特意带记者参观了图书馆工地,眼前的建筑方正如同一枚印章,其四周都环绕着大玻璃,透光性极好,森林书苑的氛围感扑面而来。

营造这种氛围感的关键角色,正是由超大玻璃组成的幕墙。这种幕墙无论从外形还是受力体系都属于国内首创,在国际上也并无先例。为了克服技术困难,项目团队需要完成风压变形、雨水渗透、空气渗透、平面变形四项试验,以便验证设计的可靠性及施工单位的施工质量。

天安门以东30公里,大运河畔的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筑项目工地里一片繁忙。剧院、图书馆、博物馆外立面均已亮相,工人们正在紧张进行内部装修。

流程编辑:U022

“三大建筑建成后,将成为北京的文化新地标,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我们必须加油干。”来自北投集团的田丁,已经在这片工地上奋战了近3年。他眼看着工地上一个个硕大的基坑,变成今天美轮美奂、气势磅礴的建筑群,“满满的成就感。”

“BIM是通过3D建模,让工人和管理人员更直观地了解项目的基本流程和施工难度。”田丁介绍,三大建筑项目应用的BIM技术,共发现并解决设计问题1703条,减少设计变更及工程洽商248条,节约工程建设成本979万元,节省工期50天。

文章来源:《城市建筑》 网址: http://www.csjzqk.cn/zonghexinwen/2022/0905/1235.html



上一篇:城市建筑避雷还要留意“电波纹”,4起雷击毁的
下一篇:北京城市副中心世界一流地标建筑集体亮相服贸

城市建筑投稿 | 城市建筑编辑部| 城市建筑版面费 | 城市建筑论文发表 | 城市建筑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城市建筑》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